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Connor 火必Huobi交易所 2025-10-14 2 0

傍晚 5 点,上海南京东路人潮如织,不断往外滩江堤方向涌动。民警徐懿刚从南京路步行街巡逻至中山东一路路口,一眼便瞧见对面成排架起的长焦镜头 ——又是专门来拍网红警察的博主。只是看了一眼,她便无视了镜头,按照自己的工作节奏,融入熙攘的人流中,继续巡逻任务。

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,多位参与大客流安保、交通管理的上海公安民警,再次成为社交媒体博主们追逐的流量密码。从 “外滩活地图” 黄俊上脱口秀节目登上热搜,到徐懿因一张骑行巡逻照片刷屏社交媒体,再到日常执法视频爆火的 “卷卷交警” 朱石瑜 —— 这些上海基层民警凭 “颜值”“萌感” 出圈,因执法服务的专业火爆网络,意外成了 “网红警察”。在无处不在的镜头下工作,成为他们的另一种“常态”。

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徐懿的“出圈”照片。上海黄浦公安 供图

流量涌来,带着赞赏、好奇,也夹杂着审视、质疑。这些基层民警,突然被推到了一个微妙的位置上:他们既是执法者,又成了被关注的 “公众人物”;既可以借流量让更多人理解警察这个职业,又怕被流量裹挟,影响日常工作,模糊了职责边界。

镜头关注之下,他们如何平衡警服所承载的责任,和流量带来的聚焦与喧嚣?

流量涌来:光环与负重交织

徐懿与流量的邂逅颇具戏剧性。去年“五一”,一段她骑自行车在南京路步行街巡逻执勤的短视频,连带“外滩最美交警”的标签,刷屏社交媒体。

徐懿是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南京路步行街管理中队的民警,被镜头捕捉的画面,只是她和同事们参与节假日大客流安保工作的日常。“我是治安民警,并不是交警,博主贴的标签是错的。”每次提及,徐懿都会认真纠正。但显然追逐流量的博主和网友们并不在意这样的专业细节,他们会在视频下方打上各种能触发热搜、引起关注的关键词标签。

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展开全文

徐懿在国庆大客流安保工作中,安抚闹情绪的小朋友(黄浦公安分局 供图)

徐懿并非个例。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浪潮下,越来越多的基层民警因偶然被镜头捕捉而走进公众视野。

今年7月,长宁公安交管支队二大队民警朱石瑜,因一段处置交通事故的视频一夜之间收获众多拥趸,因其自来卷的头发,还被粉丝亲切称为“卷卷警官”。

视频中,他面对情绪激动的司机,全程耐心倾听不打断,等对方冷静后,逐条解释法律规定,最后开出罚单,还贴心提醒:“下次这种情况还是您全责,记得吸取教训。”

朱石瑜第一次知道自己“火了”,是同事发来的视频链接,并告知“别人拍你的视频点赞量有好几万”,但他没有特别的感受,总觉得跟自己无关。

但流量的传播的速度远超他们的想象。有博主蹲守几天,只为拍到徐懿跨上自行车那刻的飒爽身姿;有粉丝特意来看朱石瑜执勤,举着手机求合影。在粉丝组建的群,每天都有人问“卷卷什么时候出来”“在哪里能偶遇卷卷”……“我只是做了日常工作,没想到被这么多人盯着。”朱石瑜一度感到无奈。

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今年春节假期,徐懿在豫园、南京路执勤。

这种“被盯着” 的感觉,黄浦公安分局民警黄俊更早有体会。2019年,他参加一档脱口秀节目,将日常执勤趣事搬上舞台,当晚便登顶热搜榜。隔天,就有街拍博主带着设备找上门,最夸张的一次,二十多人挤在路旁,长枪短炮对着正在路口疏导交通的他。

流量汹涌,黄俊坦言起初心里有过波动,“那是一种好像自己挺厉害的错觉,而且不受控地在心里蔓延”。好在周围人及时 “敲木鱼”,让他心态回归。

很快,黄俊意识到流量带来的复杂影响。有人在路边违法停车,他上前提醒,话说到一半,对方忽然认出他来:“哦哟是你呀!我很喜欢你的,听了你讲脱口秀知道你们交警也很难…… 但这次能不能不要罚?” 这样的求情,让他一度尴尬。

对于时刻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民警,流量带来的有光环,更有负累。黄俊希望透过镜头,让更多的人理解,交警是一群有血有肉、有追求有使命感的人,并非被误解和标签化的“开单子的”。可社交媒体上又明明白白地给他打上了更多标签,他感到如履薄冰,“生怕自己一句话没说对、没说好,会在网络上被无限放大,甚至影响上海公安形象”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的执勤包里都放着一副能遮住半张脸的口罩,“用来躲镜头的”。

镜头内外:坚守与转化的探寻

“网红警察”的出现绝非偶然。国内治安持续向好,人们对警察这一职业的关注点更多在于日常巡逻执法、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,形象良好、执法严谨的警察确实能为不少人提供更多“情绪价值”。但,这是否背离了职业初衷?

面对镜头的关注和流量的追逐,“网红警察”们都在小心翼翼地守住一条线 —— 一条区分 “个人形象” 与 “职业身份” 的线。

这份坚守,对于基层执法民警尤为重要。“网红警察”的走红,承载着公众对公安工作的更高期待,是对“人性化执法” 的认可和赞许。“但执法的核心始终是法,如果为了迎合流量,在执法中过度‘卖萌’或随意变通,反而会损害法律的严肃性。”黄俊说。

当流量“自来水”涌来,“网红警察” 们往往都承担了许多宣传任务。在网络传播时代,公安宣传也需要受网友欢迎的民警和方式,来增进与公众的沟通合作。

过去,警察形象多为“严肃板正”,而不少出圈民警让公众看到执法者的 “烟火气”—— 会欢笑,会疲惫,在严格执法时也会流露关怀与温度。

“流量本身无好坏,关键是用它做什么。”在公安宣传人士看来,“网红警察”所带来的流量,可以转化为警民沟通的渠道,也可以成为软性普法的窗口。“一个受公众欢迎的警察,无疑能提升沟通的效率,无论脱口秀还是短视频,都是在探索当代警民沟通合作的方式。”

黄俊工作的外滩区域,每年要接待数千万名游客。以前,他每天要回答上百次“怎么去城隍庙”“哪里能拍外滩夜景” 等问题。后来,他和同事合作拍摄了“外滩出行指南”系列短视频,用网友熟悉的幽默语气,讲解大客流时的疏散路线、电动自行车的安全规范,甚至还教大家“如何快速找到外滩的卫生间”。

这些视频没有华丽的剪辑,全是执勤中的真实场景,却因为内容实用,单条播放量最高突破500万。“以前我一天最多帮150人指路,现在一条视频能让几十万人看懂路线,这是流量带来的积极意义。”黄俊说。

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国庆中秋长假,黄俊在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执行交通管理任务(黄浦公安分局 供图)

朱石瑜已经适应了在镜头下工作。受到关注后,他依旧每天提前半小时左右到岗,仔细检查装备、熟悉路况。执勤时,遇到问路的老人,他会主动弯腰倾听;碰到交通违法者,仍坚持“先让对方讲,再释法说理”。“观察违法者的情绪和态度,然后对症下药,这是我们的工作日常。如果只是为了镜头刻意表现,早晚要露馅。”

对于徐懿来说,不同的镜头有着不同的属性。这个国庆假期,她多次被游客认出求合影,只要不影响工作,她尽可能满足:“合影就几秒钟,很多是外地过来的游客,我怎么拒绝?”她也会掏出执勤包里给孩子们准备的棒棒糖,大方展现在宣传科同事的镜头前,讲述着日常工作中的点滴,让大家看到上海警察的细致与温暖。

上海外滩“最美女警”被盯上!为了拍她,有人连续蹲守几天

徐懿给闹脾气的小朋友送上棒棒糖

转自上观新闻

作者:邬林桦

来源:新闻晨报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