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江“最密集秋汛”来袭 武汉多措并举守护江河安澜

Connor 火必Huobi交易所 2025-10-27 1 0

汉江“最密集秋汛”来袭 武汉多措并举守护江河安澜

汉江“最密集秋汛”来袭 武汉多措并举守护江河安澜

10月16日,在东西湖区水口险段,东西湖区水口河道堤防管理所的工作人员,正在巡堤查险。

汉江“最密集秋汛”来袭 武汉多措并举守护江河安澜

硚口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工作人员巡查堤防自动化监测设备运行情况。

8月下旬以来,汉江上游持续出现强降雨过程,共发生11次强降雨过程,汉江上游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2.8倍,位列1961年以来第一位。降雨强度大、间隔时间短、降雨过程频繁,连续发生7场编号洪水,堪称有实测资料以来“最密集秋汛”。

汛情就是命令。面对历史罕见秋汛,武汉市全力守牢汉江沿线安全底线,确保“江湖安澜”。尽管上游洪水来势汹汹,但武汉沿线江堤无惊无险,市民群众几乎没有感受到洪水带来的影响。

运筹帷幄 织密防汛“前置防线”

10月1日以来,受汉江流域上游集中强降雨影响,武汉汉江新沟站三次超设防水位,累计超设防天数16天。

展开全文

汉江防汛事关武汉城市安澜。水利部、长江委、省防办、省水利厅先后发出通知,要求全力抓好汉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管理工作。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,要求锚定“人员不伤亡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”目标,全力确保城市安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汛来催征,刻不容缓。秋汛来临前,武汉市提前部署应对:及时组织水文部门会商研判,准确掌握汉江干流水利枢纽工程实时调度、流域降雨等信息;强化河道安全风险管理,通过广播、短信等方式发布河道内涨水风险提示,严格做好沿江滩地、码头、涉水景区等高风险地区防洪安全管理,做好区域内涉水工程及在建工地安全管理,全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此外,武汉市还积极做好防汛物资备料储备工作,汉江干堤沿线共实物储存砂石备料91463立方米,汉江沿线5个区级防汛仓库共实物储存编织袋632900条、麻袋1200条、土工布5940平方米、彩条布306450平方米、冲锋舟17艘、救生衣4166件、照明灯具605台套等各类抢险救援物资和照明设备。所备物料满足了汉江防汛需求。

严防死守 筑牢防汛“巡查防线”

连日来,武汉汉江沿线各区坚守岗位、全员出动,加强巡堤查险力度,确保堤防运行安全。

10月16日,汉江第6号洪峰逼近武汉,在东西湖区水口险段,东西湖区水口河道堤防管理所的工作人员,正在上堤值守和巡堤查险,密切关注着水情。

站在汉江江堤上,湍急的江水撞击岸坡的声响清晰入耳。上游持续的强降雨,让汉江水位连日攀升,丹江口水库已开启闸门泄洪。随着汉江2025年第6号洪峰在上游正式形成,武汉汉江的防汛之弦被瞬间拉紧。

踏上江堤,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,这是东西湖区水口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魏锦。他指着眼前弯折成锐角的河道,语气凝重,“这地方最特殊,汉北河的水还会往这儿交汇,水流一冲就特别急,必须时刻盯紧。早些年,汉江洪水来时,这里还发生过崩岸险情。”

魏锦,是2022年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,1986年就开始在堤防所工作,每当洪水来袭,他总是冲在最前面,哪怕带着伤,也从未退缩。“1998年那场大洪水更是刻骨铭心,但从那以后,经过不断整险加固,这么多年再遇洪水,这里再也没出过重大险情。”提起这里的防汛史,魏锦的眼神里满是岁月的沉淀。

今年秋汛期间,魏锦带领着堤防所的“战友们”,24小时坚守在19.64公里的堤防线上,他们用竹竿探堤脚,摄像头盯江面,智慧系统传数据,用坚守与责任,筑牢着城市的“生命线”。

武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秋汛到来后,武汉市汉江沿线各区严格落实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,市区两级堤防一线干部职工也放弃节假日休息,坚守防汛岗位。聚焦堤防重点部位,不断加强对河道堤防、险工险段、穿堤建(构)筑物、涉河在建工程的巡查频次与力度。10月1日至10月24日8时,汉江沿线累计出动巡堤查险人员4778人次,堤防设施运行一切正常,用责任与汗水筑牢防汛堤坝,为城市安澜筑起坚固的屏障。

科技赋能 打造防汛“智慧防线”

10月23日,走进硚口区河道堤防管理所,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大屏幕。屏幕上,水情、雨情数据实时跳动,堤防变形监测、险工险段监测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,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屏幕,密切追踪汉江水位的每一处变化。

管理所外,便是景致宜人的汉江湾体育公园。有市民在足球场、网球场上运动健身,也有市民在休闲遛弯。“汉江湾江滩很漂亮,空气好、绿化好,我们全家晚饭后都会去散步。”家住古田三路的76岁阮婆婆说,现在的江滩十分漂亮,是家门口休闲的不二之选。

“就拿国庆期间来说,汉江湾体育公园最多一天接待了4万名游客,大家玩得开心,我们更要守好安全防线。” 硚口区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向京霞说,从9月25日起,所里就实行“内紧外松”的工作模式,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息、全员在岗,通过三班倒的方式24小时坚守防汛一线,用“不缺位”的守护换来市民的幸福生活。

硚口区辖区内汉江干堤15公里,均为国家一级堤防,是汉口城市防洪安全的重要屏障。2018年8月,硚口区河道堤防管理所高分通过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验收,荣获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称号,成为全省第八家、武汉中心城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河道堤防管理单位。

向京霞介绍,获评国家级荣誉后,硚口区河道堤防管理所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,而是以此为新起点,全力推进“智慧堤防”建设。除了在武汉市率先建成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,还在堤防沿线精心布置了330多个监控摄像头,在多个险工险段设置堤防自动化监测点,同时辅以无人机巡查,构建起“空中 + 地面 + 平台”的立体化监测网络,让防洪安全防线愈发牢固。

在东风险段的堤防自动化监测点,科技赋能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该监测点基于北斗定位系统,由GNSS+传感器+平台系统组成,能够24小时不间断持续监测,并能够捕捉堤防结构的瞬时响应和连续变形过程,较人为检查可不受天气和夜间环境影响,真正实现全天候工作。此外,系统可实现数据自动存储、云端管理,易于查询、回溯和实时查看监测报表,为汛期堤防防汛工作提供更快速全面的监测信息。

谈及未来规划,向京霞表示,下一步,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开发手机APP程序,届时,工作人员即便不在监控室,也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水情、雨情等关键信息,进一步提升防汛工作的灵活性与响应速度,让“智慧堤防”的守护更加高效、便捷。

(王亮 水蓝蓝)

评论